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法律与管理博客

信以处世,诚以待客,学以勤奋,精以待业,求真务实。---向明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多年来,倡导法治与道德观念, 以及现代良知信念, 弘杨公平、正义的法治精神。作为法律高级研究员、管理调研员注重提升素养, 经长期多元化法律与管理研究及丰富实践经验的积累, 练达了深邃洞察力和系统的逻辑思维应变能力, 加之现代公司治理功底, 纷繁的社会阅历和人脉资源,精湛的诉讼实战技巧, 独特的谈判/公关/协调/组织及条理清晰的写作技能,磨砺了承担企业总法律顾问、高级管理顾问,承担疑难复杂案件与公司卓越管理/风险防控/运营规范所应具备专家级综合素质,仅以高度敬业精神,娴熟为企业和朋友提供专家级服务。

养生长寿 天人相应  

2013-05-24 20:12:06|  分类: ★保健/养生/健身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老中医王圣尉《养生长寿 天人相应》
养生长寿   天人相应

养生长寿 天人相应 - 老中医王圣尉 - 健康长寿 养生之道
      提要: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古代中国哲学、中医等认为“天道”和“人道”是合一的。就是说人与自然具有相通、相应的关系,不论四时气候,昼夜晨昏,还是日月运行,地理环境,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。按照现代的解释就是:自然界(大宇宙、宏观整体)和人(小宇宙、微观个体)是互相感应、互为反应、互为映照的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《素问·微旨大论》提出"气交"的概念:"言天者求之本,言地者求之位,言人者求之气交。曰:何谓气交?曰:上下之位,气交之中,人之居也。" 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。"天枢之上,天气主之;天枢之下,地气主之;气交之分,人气从之,万物由之。"人与万物,生于天地气交之中,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,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。

       中医“唯象”理论就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。具体的说天有六气,风、热、暑、湿、燥、寒也,为阳;地有五行,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也,为阴。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六气乃五行之魂,五行即六气之魄。天之六气化地之五行,地之五行生天之六气。人与天地相应也,两精相抟,合而成形,成形之前,先有祖气,祖气之内,含抱阴阳,上秉天气,而生六腑,下秉地气,而生五脏。脏腑既生则神化,生阳气以卫外,产阴精以内守,开五官为门户,骨以立其体干,筋以束其关节,脉以通其营卫,肉以培其部分,皮以固其肌肤。日迁月化,潜滋默长,形完气足,十月而生,是为人。故《灵枢·经脉篇》云: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。谷入于胃,脉道以通,血气乃行。

       《庄子-达生》曰:“天地者,万物之父母也。”《易经》中强调三才之道,将天、地、人并立起来,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,
自然界中,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,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。天有天之道,天之道在于“始万物”;地有地之道,地之道在于“生万物”。人不仅有人之道,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“成万物”。再具体地说:天道曰阴阳,地道曰柔刚,人道曰仁义。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,但又是相互对应、相互联系的。这不仅是一种“同与应”的关系,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。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,人之道是实现原则,二者缺一不可。阴阳之间,是为中气。中气者,土也,位居中央,处阴阳之交,清浊之间,为气机升降之枢轴。土分戊己,中气左旋,则为己土,在脏为脾;中气右旋,则为戊土,在腑为胃。脾为足太阴,而主升清阳,胃为足阳明,而主降浊阴。脾土左旋,则阴升而化清阳,清阳升于左,则为肝与胆,肝为足厥阴乙木,胆为足少阳甲木;清阳升于上,则为心与小肠,心为手少阴丁火,小肠为手太阳丙火。胃土右转,则阳降而化浊阴,浊阴降于右,则为肺与大肠,胂为手太阴辛金,大肠为手阳明庚金;浊阴降于下,则为肾与膀胱,肾为足少阴癸水,膀胱为足太阳壬水。是为人身之五行。五行之中,各有阴阳,阴生五脏,阳生六腑。五行各一,而火分君相,相火在脏为手厥阴心包,在腑为手少阳三焦。所以,中气实为交济水火之枢,升降金木之轴,化生五脏六腑之源也。

       老子在他的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”,老子是古代哲学家最早揭示人与自然的卓越典范。荀子更进一步指出:“水火有气而无生,草木有生而无知,禽兽有知而无义,人有生有知亦且有义,故最为天下贵也”(《荀子·王制》)。“有义”,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。这是人类所特有的,所以人“最为天下贵”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亦说:“天复地载,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”,《灵枢·玉版》则指出:“人者,天地之镇也”。万物之中,只有人类最为宝贵,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。它把《白虎通》听说的“天之为言镇也,居之理下,为人镇也”的观点做了明确的修正,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正是这种思想文化环境为养生实践提供了认识方法和思想基础。例如道教经典《太平经》反复论及重命养身、乐生恶死的主张。指出:“人居天地之间,人人得壹生,不得重生也”,所以要珍惜生命。“人最善者,莫若常欲乐生”,为此又提出了“自爱自好”的养生说,“人欲去凶而远害,得长寿者,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,以此自养,乃可无凶害也”。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锻炼。才能得到长寿。应该承认,这是一种积极的养生观念。它与那种将生死寿夭归结为“天命”的观点比较起来,充满了可贵的奋斗精神,为中国养生学的发生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 


  养生长寿 天人相应 - 老中医王圣尉 - 健康长寿 养生之道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92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